首页Home | 收藏本站 | 订阅 | 登录 | 注册 | 手机网 | 微博 | 微信 | 下载中心Download 2015/03/11 10:52:45


航运业减碳排放的挑战和未来

航运业减碳排放的挑战和未来 

正筹备第三届2020年LNG动力船和LNG技术装备上海国际峰会暨第5届2020 年气体产业新技术和投资上海国际峰会将于2020年9月22日-23日举办的国际船舶海工网了解到。

NO.01

概况

>>>>>>>>>>

海运行业目前排放8亿2千万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排放量的2.3%。据《能源转型展望2020》预测,到2050年碳排放量将减少到6亿吨左右,占全球排放量的3.5%左右。

由于直接电气化预计只在短途海域地区中可行,而且目前可供使用的低碳和零碳燃料也很少,因此海运被认为是一个难以减少碳排放的行业。报告中预计到2050年,天然气、氨和其他低碳和零碳燃料的份额将提高,但需要各部门采取更多的行动将碳排放降低到目前预测的水平之下。

NO.02

未来五年最重要的优先事项

>>>>>>>>>>

目前现有的解决方案唯有提升航运效率以及燃料转换两项,但是历经多年航运水平已经游刃有余,能继续优化的空间非常有限。在燃料转换方面,燃料价格以及燃料供应又成了很大的问题,新兴燃料价格过高、供应规模太小和缺乏广泛的全球燃料供应基础设施是现在最为致命的缺点。虽然现在有政策限制船舶的航速并支持技术升级的投资,且取消了化石燃料补贴,提高碳价格,但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

In the next 5 years

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应该提倡零碳燃料或是直接将传统燃料转型为电气化。依靠新技术来降低零碳燃料投入成本,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广泛推动全球燃料供应基础设施。

挪威在去年已经领先推出了全球第一艘纯电池的电动渡轮Ampere(下图)。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开发电池的技术,比如电池容量和体积的问题。同时,继续支持零碳燃料替代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通过供应链建设和强制采用来实现其商业化。

NO.03

结论

>>>>>>>>>>

虽然我们在航运去碳化的过程中道阻且长,但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各项环保政策的不断推出,相信依靠各界的努力,碳排放终将会控制在人类自己指定的目标下,与传统的燃料相比,LNG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减少10%至20%。LNG燃料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LNG燃烧既不排放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也不排放细颗粒物,从而降低了空气污染。

不同燃料的碳排放量

单位:kg CO2/kWh

LNG is our future

编辑来源:澜玛海工 资料来源:

上海LNG交流会已吸引了中美法德英挪瑞芬日加等国名企将汇聚探讨未来发展机会

9月22日-23日上海由国际船舶海工网将承办的第三届2020年LNG动力船和LNG技术装备上海国际峰会”暨“第5届2020 年LNG新技术和投资上海国际峰会”,吸引了中美法德英挪瑞日荷等国名企纷纷汇聚将探讨未来发展机会。中国传奇的工业控制系统骄傲、浙大褚健教授旗下工控航母中控supcon、沪东中华造船、中远海运重工、上海外高桥造船、南通中集太平洋、上海努浩机电科技、苏创燃气、上海弗雷西阀门、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江苏锐华装备、辽宁东和材料、鹰霸金属材料、陕西燃气设计院、上海船舶设计院、702所、708所、速远船舶设计、天翼船舶设计、普益环保等,美国 ITW依工聚合工业、美国船级社,法国GTT、达飞航运,德国MAN、波勒过滤系统,英国船级社,挪威LNT、挪威船级社、挪威Connect LNG,瑞典FKAB设计公司、瑞典哥特堡阀门,芬兰瓦锡兰,日本阿自倍自动化,加拿大伟马船舶、老虎基金等等,将到场演讲和交流。

正筹备第三届2020年LNG动力船和LNG技术装备上海国际峰会暨第5届2020 年气体产业新技术和投资上海国际峰会将于2020年9月22日-23日举办的国际船舶海工网了解到。

船用LNG热掀起,也吸引了境外境内有巨大矿山货主的,航天、石化、高科技等加入到著名船东、船厂、设计院、配套厂家、金融投资、港口码头、产业园区、服务机构等单位正在纷纷集聚的上海交流LNG产业发展机会。

国内外单位纷纷评价,将于2020年9月22日-23日由国际船舶海工网在上海市中心组织召开的第三届2020年LNG动力船和LNG技术装备上海国际峰会”暨“第5届2020 年LNG新技术和投资上海国际峰会”,顺应了全球LNG动力船和LNG技术装备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满足国内外众多船东、船管、船厂、供应商、投资机构、制造厂、配套厂、设计公司、服务公司等单位的交流、探讨和分享要求,。

会议咨询报名邮件:chinabobli@126.com或者 china@ishipoffshore.com

成功举办的2019年第二届LNG动力船和LNG技术装备上海国际峰会等论坛,有图有真相如下:


延伸阅读



Email: chinabobli@126.com or china@ishipoffshore.com Tel电话: +86-21-54362186/ Fax传真:+86-21-64041979

沪ICP备15015253号 www.beian.miit.gov.cn 国际船舶海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Powered by International Ship & Offshore Magazine


Powered by DIY-Page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