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 收藏本站 | 订阅 | 登录 | 注册 | 手机网 | 微博 | 微信 | 下载中心Download 2015/03/11 10:52:45


补贴要没了,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新的金主又来了

去补贴、提高设备可靠性以及提升装备国产化水平是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对海上风电产业而言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窗口。补贴要没了,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新的金主又来了。

风电和船舶人士的职称论文可入选国家级刊物

2021年风能技术上海展会暨海上风电创新峰会将于7月6日-8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船舶海工网了解到。

近日,江苏省能源局发布《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资源。无独有偶,2020年12月30日,广东省能源局下发了《关于促进我省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明确了2022年海上风电中央补贴取消后,广东地方的海上风电补贴标准,2022年、2023年两年,广东最大补贴金额为55.5亿元,如再加上奖励风机制造商推动平价项目的金额,广东省最大将投入61.5亿元来扶持海上风电发展。尽管自2021年12月31日后新增的海上风电和光热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但江苏省、广东等沿海地区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未变,海上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势已不可逆。

当前,在造船、海工、航运业持续低迷,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依旧蔓延,船企手持订单吃紧的形势下,海上风电业务成为不少能源企业、造船海工企业力图开拓的新经济增长点,世界能源巨头、海工建造企业、船舶航运集团等不少企业纷纷转型布局海上风电业务,加大向海上风电市场、塔筒、风电安装乃至风电安装船等产业链相关业务转型。业内专家预测,“十四五”期间,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市场的迅速扩张,海上风电产业在历经两到三年的爆发期后,将逐步进入产业升级、平稳期,也势必引发海上风电安装船等高端海上风电装备的投资热潮。未来10年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将迎来高达上百亿美元的海上风电船的投资浪潮,中国船厂或将主导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

多点开花 产业步入“爆发期”

海上风电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沿海大省实现能源转型的抓手,也是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如果行走在江苏、福建、广东等多个省份的海岸线,都能看见白色风机的身影。我国风电从零起步,到目前已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完善产业体系,无论是装机量还是发电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在规划布局上,我国各大沿海地区在海上风电领域都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形成了“亚洲海上风电看中国,中国海上风电看江苏,江苏风电看南通”的新格局。江苏是海上风电发展规模最大的省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风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高塔筒、大叶轮为特点的低风速风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开始试点,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江苏省在此次《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江苏省风电新增约11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200亿元,其中海上风电新增约8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000亿元。“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约22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630亿元。

广东省一直是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投资的“领头羊”。此前,广东省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推进海上风电领跑示范工程,重点开展风电机组、新型风机基础等技术攻关研究,到2025年底,广东累计投产海上风电约1500万千瓦。此次,广东省《意见稿》补贴标准出台,无疑为海上风电开发商、风机制造商和相关设计院所吃了一颗“定心丸”。根据《意见稿》,广东省的补贴范围为广东省管海域2022年及2023年全容量并网海上风电项目2022年全容量并网项目每千瓦补贴1500元,2023年全容量并网项目每千瓦补贴1000元,补贴后项目电价为广东标杆燃煤电价。补贴项目总装机容量不超过450万千瓦,其中2022年补贴项目容量不超过210万千瓦。补贴方式为“全容量并网、先到先得”,由电网公司核定全容量并网项目,并按相应年份补贴。根据这一意见稿,广东计划于2024年实现海上风电平价项目建成并网,2024年起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不再补贴

此外,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以“十大行动”作指南,将海上风电开发作为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该省已经启动了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试点示范项目。大规模的海上风电正在建设中,地方补贴率先出台,可见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决心。

“2015年,风电企业纷纷加大布局海上风电市场,加快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力度,海上风电正在成为风电企业竞相角逐的主阵地之一。随后几年,随着规模扩大,技术不断进步,2019年,海上风电市场呈现井喷状态。”国家电投江苏省海上风电公司和庆冬表示,当前,风能资源充足,技术水平成熟,风电经济性高,海上风电已经到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国际上,能源巨头进军海上风电的进程加速。近期,意大利油气巨头埃尼集团(Ente Nazionale ldrocarburi,简称Eni)已与挪威Equinor和苏格兰SSE Renewables达成协议,收购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场Dogger Bank A和B的部分股权。今年6月,Eni开始对其业务进行重大改革,新设立能源发展部和自然资源部两个业务部门,这是其能源转型计划的一部分。而且,Eni还制定了长期的可再生能源目标:2025年达到5GW海上风电能力,2035年达到25GW,2050年达到55GW。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10年海上风电市场年增长率将达13%~15%,其中,海上风电产业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政治环境突变,整个世界经济蒙上了阴霾,全球经济萎缩4.4%。全球海工项目投资减少和风险日益增加,在“双循环和新基建”国家战略指引下,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海上风电市场依旧热度不减并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行业专家、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高级商务经理蔡世海表示,过去十年,全球累计投产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复合年均增速达到32%,其中2019年全年增速为24%,2020年至今即便受疫情影响,仍保持14%以上的增速。中国目前正在加快沿海地区风力发电场的发展,在“30·60”目标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保守估计每年将有10GW以上的装机空间,投资空间巨大

成本下行 海风大势“风口”已至

“十三五”以来,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累计并网容量593万千瓦,提前一年完成规划目标,成为仅次于英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海上风电国家。业内人士表示,“十四五”是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目标的关键期,在此期间我国海上风电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新能源发电新的增长极。然而,随着国家补贴政策退出,海上风电产业也将迎来自我洗礼的“阵痛期”

过去十年,囿于国家环保政策支撑、新能源产业政策以及固定的高电价等多重利好政策刺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在国家在高强度补贴下经历了十年快速发展阶段。一直以来,海上风电造价成本高、运营维护成本高让整个产业发展负重前行。数据显示,海上风电典型造价约为17600元/kW,其中,海上风电机组及塔筒、施工建设成本、海缆、运营成本环节占初始投资的45%、27%、19%和9%;运维成本、贷款利息成本、税收成本占运营成本的48%、30%和22%,不同海域成本构成会有区别。去补贴、提高设备可靠性以及提升装备国产化水平是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补贴政策取消后,降低成本成为重要挑战,依靠先进技术、规模及成本管理提升扎根市场成为未来海上风电产业立足市场的重要筹码。对此,业内相关人士呼吁,海上风电产业的降本增效不能仅靠风电整机企业或者能源企业单个一方,海上风电产业链长,降低海上风电成本更需要从设计、开发、施工、运输、吊装等各个环节着手,各方共同努力,系统实现成本的降低

蔡世海认为,受益于风电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风电机组价格、风电开发投资成本及运行维护成本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未来,海上风电成本下行,经济竞争力将显著提升。而且,从欧洲海上风电的经验来看,大容量、长叶片、高塔架将作为降低度电成本的主要手段,单个风机的尺寸越来越大,装机容量也越来越大。风场规模越来越大,必将大幅降低海上风电建造和运营成本,带来全产业链的盈利。他乐观估计,未来欧洲海上风电进入平稳期,国内海上风电也将从突飞猛进的态势进入全产业链升级的快车道。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海上风电近海的项目基本在“十三五”期间核准完成。“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应适当考虑向远海发展,布局重点则是深远海,而深远海上风电必须且只能在国家层面统一安排

海上风电与陆地风电投资占比

全球海上风电成本也在快速地稳步下降

“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市场的迅速扩张,海上风力涡轮机尺寸和风电项目不断增长,国内外风电市场正面临船舶供应严重短缺,专业安装船和高规格安装船需求激增,这意味着未来10年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将迎来高达上百亿美元的海上风电船的投资浪潮。”蔡世海说,2020年年初至今,全球海上风电板块相关船舶及平台的新造和改装订单累计已达30多个,海上风电板块相关订单已占到整体海工订单数量的三分之一,中国船厂将主导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2050年海上风电产量将占海上能源产量的16%。海上施工船和重大装备“一船难求”的状态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

多方携手 协同创新走向深远海

2020年,中国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对海上风电产业而言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窗口。风电产业将从“微不足道”做到“举足轻重”,并在碳中和这一严肃目标中“担当大任”,海上风电也将迎来新的周期。未来,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进度将大超预期,技术进步将是最核心的因素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都给予了海上风电产业高度的重视及支持,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年均增速在20%以上。当前,要继续保持全球引领的优势,就必须在创新、产业布局上下大功夫。”蔡世海表示,中国目前正在加快沿海地区风力发电场的发展,计划到2030年再增加52吉瓦的海上风力发电能力。在“30·60”目标背景下,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大发展已近在咫尺。

国内海上风电依托技术进步实现年均突破GW级新增装机容量,仅用了七年时间。我国海上风电建设规模逐年增长,行业发展需求明显,但海上风电产业技术等新的难题也应运而生,包括勘察设计技术、机组技术、施工技术、输电技术、运维技术等。首先,我国海上风电部分设备和大部件仍依赖进口,如国产大兆瓦风机中的关键部件主轴承大多采用国外企业产品,进口风电主轴承设备成本高昂。再次,除风资源测量外,海上风电资源评估包括海洋水文测量和海洋地质勘察等,需要对台风、海浪、海冰、海雾、海温以及海底地质结构进行全面的勘察。我国目前主要针对近海海域的风电资源评估,50公里以外海域数据还不全面,难以为中远期规划提供数据支撑。最后,海上风电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依靠国外的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才更需要政府、开发商、施工方、设备制造方等各方面积极配合,不断探索,协同创新,攻坚克难。

和庆冬表示,“十四五”期间,随着规划的容量扩大,施工成本降低,我国海上风电的下一阶段发展中,需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开发,尽快摆脱补贴依赖,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快速发展。他建议,海上风电产业链上新能源行业的项目开发商、整机和零部件企业、项目投资方、保险行业的各方携手共进,船级社与能源行业主管部门、海事部门对海上风电产业进行分工管理,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

编辑来源: 中国船舶报 原标题:中央补贴要没了?海上风电仍有“大腿”可抱

延伸阅读



Email: chinabobli@126.com or china@ishipoffshore.com Tel电话: +86-21-54362186/ Fax传真:+86-21-64041979

沪ICP备15015253号 www.beian.miit.gov.cn 国际船舶海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Powered by International Ship & Offshore Magazine


Powered by DIY-Page 8.3